學習啦>興趣愛好>其它興趣愛好>飼養(yǎng)>

如何做好母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

時間: 曾揚892 分享

  母羊的生理期分為空懷期、妊娠前期(妊娠前3個月)、妊娠后期(妊娠后2個月)、哺乳前期(約2個月)和哺乳后期(約2個月),養(yǎng)殖戶應分別做好這五個時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工作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母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方法,一起來看看。

  母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方法

  空懷期一般羔羊已離乳,母羊停止泌乳。其營養(yǎng)需要僅是本身的維持需要。但對四季發(fā)情品種而言,由于產后至發(fā)情時間間隔短,往往羔羊還未斷奶,母羊尚未復壯則又開始妊娠,不能視為一般意義上的空懷狀態(tài)對待。

  妊娠前期胎兒發(fā)育較慢,營養(yǎng)需要比空懷羊增加不了多少,可視為空懷羊對待;妊娠后期則胎兒迅速增重,增重量約占其初生重的80%~90%,且母羊為迎接泌乳哺羔,也進行營養(yǎng)儲備,因此,這段時期需要充足且全價的營養(yǎng)。

  哺乳前期,羔羊主要依靠母乳獲得營養(yǎng)物質,而此一時期,我國多數(shù)地區(qū)正值冬春枯草期,母羊靠放牧難以獲得充足營養(yǎng);哺乳后期,母羊泌乳量下降,羔羊此時開始采食青草和飼料,對母乳依賴程度減少,此時重點是盡快恢復母羊體況,迎接下一輪繁殖。

  由此可以看出,母羊飼養(yǎng)管理的重點是緊密相連的妊娠后期和哺乳前期,約3~4個月。這段時期若飼養(yǎng)管理不當,則羔羊初生重小,發(fā)育不良,哺乳不足,羔羊死亡率會很高,同時,母羊體況嚴重下降,給以后生產帶來不利影響。因此,必須按飼養(yǎng)標準要求供給其充足營養(yǎng)物質,尤其要注意蛋白質、鈣、磷和維生家A、D的供給。但是,能最水平不宜過高。以免母羊過肥對胎幾造成不利影響。多喂些優(yōu)質、易消化的多汁飼料,保證充足飲水。哺乳前期母羊的營養(yǎng)供給要依哺乳羔羊數(shù)而定。

  放牧情況下,產雙羔母羊每天補飼精料0.4~0.5千克,苜蓿干草1千克,產單羔母羊補給精料0.3~0.5千克,苜蓿干草0.5千克。不論母羊產單羔還是雙羔,均應補給多汁飼料1.5千克。

  母羊的產子流程

  做好母羊的分娩產羔工作,對于維護母羊健康,提高幼羔的成活率,促進羔羊的健康生長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妊娠期滿的母羊將子宮內的胎兒及其附屬物排出體外的過程,稱為產羔。一般根椐母羊的配種記錄,按妊娠期推測出母羊的預產期,對臨產母羊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,并注意仔細觀察,同時做好產羔前的準備。

  分娩征兆

  母羊在分娩前,機體的某些器官在組織學上發(fā)生顯著的變化,母羊的全身行為也與平時不同,這些變化是以適應胎兒產出和新生羔羊哺乳的需要而做的生理準備。對這些變化的全面觀察,往往可以大致預測分娩時間,以便做好助產準備。

  1.乳房的變化:乳房在分娩前迅速發(fā)育,腺體充實,臨近分娩時可以從乳頭中擠出少量清亮膠狀液體,或少量初乳,乳頭增大變粗。

  2.外陰部的變化:臨近分娩時,陰唇逐漸柔軟,腫脹、增大,陰唇皮膚上的皺壁展開,皮膚稍變紅。陰道粘膜潮紅,粘液由濃厚粘稠變?yōu)橄”』瑵櫍拍蝾l繁。

  3.骨盆的變化:骨盆的恥骨聯(lián)合,薦髂關節(jié)以及骨盆兩側的韌帶活動性增強,在尾根及兩側松軟,肷窩明顯凹陷。用手握住尾根作上下活動,感到薦骨向上活動的幅度增大。

  4.行為變化:母羊精神不安,食欲減退,回顧腹部,時起時臥,不斷努責和嗚叫,腹部明顯下陷是臨產的典型征兆,應立即送入產房。

  正常接產

  母羊產羔時,最好讓其自行產出。接產人員的主要任務是監(jiān)視分娩情況和護理初產羔羊。正常接產時首先剪凈臨產母羊乳房周圍和后肢內側的羊毛,然后用溫水洗凈乳房;擠出幾滴初乳,再將母羊的尾根、外陰部、肛門洗凈,用1%來蘇兒消毒。一般情況下,經產比初產母羊產羔快,羊膜破裂數(shù)分鐘至30分鐘左右,羊羔便能順利產出。正常羔羊一般是兩前肢先出,頭部附于兩前肢之上,隨著母羊的努責,羔羊可自然產出。產雙羔時,約間隔10~20分鐘,個別間隔較長。當母羊產出第一只羔羊后,仍有努責、陣痛表現(xiàn),是產雙羔的征候,此時接產人員要仔細觀察和認真檢查。羔羊出生后,先將羔羊口、鼻和耳骨粘液淘出擦凈,以免誤吞羊水,引起窒息或異物性肺炎。羔羊身上粘液,在接產人員擦試同時,還要讓母羊舔干,既可促進新生羔羊的血液循環(huán),又有助于母羊認羔。

  羔羊出生后,一般都自己扯斷臍帶,這時可用5%碘酊在扯斷處消毒。如羔羊不能自己扯斷臍帶時,先把臍帶內的血向羔羊臍部順捋幾次,在離羔羊腹部3~4厘米的適當部位人工扯斷,進行消毒處理。母羊分娩后1小時左右,胎盤即會自然排出,應及時取走胎衣,防止被母羊吞食養(yǎng)成惡習。若產后2~3小時母羊胎衣仍未排出,應及時采取措施。

  難產的助產和處理

  1.難產母羊的助產:母羊骨盆狹窄,陰道過小,胎兒過大或母羊身體虛弱,子宮收縮無力或胎位不正等均會造成難產。

  羊膜破水30分鐘,如母羊努責無力,羔羊仍未產出時,應立即助產。助產人員應將手指甲剪短,磨光,消毒手臂,涂上潤滑油,根椐難產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法。如胎位不正,先將胎兒露出部分送回陰道,將母羊后軀抬高,手入產道校正胎位,然后才能隨母羊有節(jié)奏的努責,將胎兒拉出;如胎兒過大,可將羔羊兩前肢后復數(shù)次拉出和送入,然后一手拉前肢,一手扶頭,隨母羊努責緩慢向下方拉出。切忌用力過猛,或不根據(jù)努責節(jié)奏硬拉,以免拉傷陰道。

  2.假死羔羊的處理:羔羊產出后,如不呼吸,但發(fā)育正常,心臟仍跳動,稱為假死。原因是羔羊吸入羊水,或分娩時間較長、子宮內缺氧等。處理方法:一是提起羔羊兩后肢,懸空并不時拍擊背和胸部;二是讓羔羊平臥,用兩手有節(jié)律地推壓胸部兩側,經過這些處理,短時假死的羔羊多能復蘇。

  產后處理

  1.產后母羊的處理:產后母羊應注意保暖,防潮、避風、預防感冒,保持安靜休息。產后頭幾天內應給予質量好、容易消化的飼料,量不宜太多,經三天后飼料即可轉變?yōu)檎!?/p>

  2.初生羔羊的處理:羔羊出生后,應使羔羊盡快吃上初乳。瘦弱的羔羊或初產母羊,以及保姆性差的母羊,需要人工輔助哺乳。如因母羊有病或一胎多羔奶不足時,應找保姆羊代乳。有的母羊由于遺傳、免疫、營養(yǎng)、環(huán)境等因素,以及產出時順利與否等原因,常有新生羔羊出生后不久,便出現(xiàn)一些病理現(xiàn)象。因此應積極采取預防措施,如做好配種時公母羊的選擇,加強母羊妊娠期的飼養(yǎng)管理,注意畜舍的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及羔羊的個體衛(wèi)生等,減少疾病的發(fā)生,從而提高羔羊的繁殖成活率。

如何做好母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相關文章:

1.如何對羊進行飼養(yǎng)管理

2.育肥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技巧

3.如何加強妊娠期母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

4.如何飼養(yǎng)好母羊

5.肉羊的飼養(yǎng)管理要點

2190129